创建之初的政治使命是为战争服务。 年4月,西科前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前身)政府成立王爷庙街公署,并创办了师范中学。 年,4名八路军干部满怀真情、肩负重托,从革命圣地延安的不同岗位相继来到了乌兰浩特第一中学,内蒙自治区政府主席乌兰夫亲自签署命令,任命石琳为校长,调鄢仪贞为副校长,张刚为教导主任,王照微任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校名因王爷庙的改名同时改为“乌兰浩特市中学”。 年,乌兰浩特市中学校舍严重不足,全体师生手搬肩扛,运砖砌墙,硬是盖起了4间平房做教室。 年初,根据中央《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自治区政府对乌兰浩特市中学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之从为战争服务的政治使命转为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从游击式的非正规教育逐步转向正规教育。自治区政府还决定,将乌兰浩特市中学的办学场所迁至日伪时期的“兴安学院”,迁校工作于年3月进行,学校更名为“兴安中学校”。 年12月,中央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石琳以内蒙古自治区文教部长的身份参加了会议。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兴安中学校即将开始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年3月,兴安中学校改名为乌兰浩特中学。石琳不再兼任校长,副校长林光主持工作。 年秋,内蒙古民族师院在乌兰浩特成立,师资队伍由乌兰浩特中学的骨干教师组成。同时分出一个师范班,在科右前旗察尔森另搭班子,建立师范学校。 年,蒙古族班分出,成立乌兰浩特二中,母体乌兰浩特中学更名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那时的乌兰浩特第一中学,是教育部要求重点办好的28所中学之一。 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朝鲜班分出,建立乌兰浩特第三中学,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所朝鲜族中学。 年,郭沫若先生为乌兰浩特一中题写了校名,在全国文教战线群英会上,乌兰浩特第一中学被国务院命名为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被评为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年3月,乌兰浩特第一中学首批跻身自治区级“示范高中”行列。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与兴安实验高中、红城中学三校合一,形成了以一中为校本部,其他两校为分校区的管理模式。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加入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年,兴安盟委、行署决定将乌兰浩特第一中学易址搬迁。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8所知名高中合作,成立8校联盟合作体,联合实施共建工程。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搬迁至乌兰浩特规划新区,建设总投资3.87亿元,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可容纳名学生就读。 年,乌兰浩特第一中学承办全区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现场推进会。同年,加入中国高中8校联盟。 75年来,乌兰浩特第一中学前行的每一步,都浸透了党和国家的殷殷关怀。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陈奎元,原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原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等各级领导曾先后莅临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为乌兰浩特第一中学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内容来源:内蒙古日报社全媒体发布中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3699.html |